首页

北京婧女王调教视频在线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4:12:59 作者:多国青年导演走进广西 影像“搭桥”促文化交流 浏览量:77818

  【光明时评】

  近日,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、国家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。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亮点中,今年9月启动实施的“国优计划”引发广泛关注。

  “国优计划”是教育部计划于今年启动的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。该计划支持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,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以及6所部属师范大学等共30所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。

  当前,我国已有200多所师范院校,超过700所院校举办师范类专业,为什么还要再专门实施“国优计划”?其背后的初心和愿景是什么?只有准确理解这一关键问题,才能保证“国优计划”实施起来不走样,工作确有成效并行稳致远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工作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,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。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,笔者认为有三点至关重要,即在过去强调的“师范院校为主体”“开放灵活”的基础上,再加一条“高质量发展”。可以说,近年来我国在教师教育体系上做出的一系列探索,从“优师计划”,到“协同提质计划”,再到“国优计划”,都是围绕上述三点展开的。

  在“双减”背景下,要保持教育质量不下降,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效能方面就得做加法,教师教育也应当随之做加法。“国优计划”所做的加法,主要涉及三个方面。首先是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加法。尽管目前许多一线城市和名校都已经把研究生学历当成招聘门槛,但总体而言,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比还较低,与经合组织(OECD)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。当然,提高教师的研究生占比,不是唯学历,也不是说研究生就一定能当好老师,更不是说只有研究生才能当好老师。而是从整体上来说,研究生学历带来的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更丰富的学习经历,能够帮助教师站上更为成熟的从教起点,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专业化程度。

  其次是科学教育教师的加法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要在教育“双减”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。而要做好科学教育,首先就要有好的科学教育教师,要有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科教师。从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来看,与具有深厚科学基础的综合性大学、理工科大学合作开展教师教育,在提高教师科学素养、培育科学精神方面,将成为师范教育的有益补充。

  最后还有教师学习能力的加法。在广义上,那些在高考中表现优异考上了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的学生,通常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。以此为基础,从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的学生中选拔人才去从事教育工作,很大概率能够促使全社会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
  可以说,“国优计划”是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积极探索。事实上,许多地方和学校都做过或者正在进行类似的探索,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曾经实施多年的“4+2”教育学硕士培养制度、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实施的“3+3”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以及部分省份的教师定向培养制度等。“国优计划”可以从中借鉴经验,通过协同协作形成合力。

  当前,尽管“国优计划”尚处于起步阶段,试点规模有限,但就如何发展教师教育,真正形成师范教育为主体、开放灵活的高质量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,其所传递出的指导意义,应该给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带来启示。

  (光明日报 作者:焦师文,系媒体评论员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代表:红线不容触碰

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永刚表示,大会涵盖了全球中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多个主题,与吉林省医药强省战略高度契合。通过大会的推动,将吸引全球更多的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向吉林省聚集,促进医药与健康养老、健康旅游、健康食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,形成产业集群效应。

突发心梗,用力拍打胸口可疏通血栓?丨中新真探

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,是名副其实的“粮仓”“肉库”和“奶罐”。时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,记者走访内蒙古多地看到,在现代化科技手段、生产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三重“加持”下,火热的春耕备耕图景在内蒙古118.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演着。

浙江以制度开放 建设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

近日,满载货物的国际空运专线从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驶出,该批货物将从东莞港运送至香港机场码头,无需拆板、理货,即可直接在香港国际机场搭乘航班飞往印度。

阿里云参与修复100年前巴黎奥运珍贵影像

上海3月14日电 (记者 姜煜)《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》14日发布。该报告称,2023年,中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地位。

外媒:朝鲜航班3年来首次降落北京

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,罕见病目录的制定除了要考虑疾病发病率,还会统筹考虑经济可负担性、是否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等。截至目前,纳入罕见病目录的疾病均为“有药可医”的罕见病。而根据有关统计,在全球7000种罕见病种,95%没有特效药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